阳光电源吴家貌:储能系统不只有电芯,储能也不是简单的大型充电宝
走进阳光电源储能车间,在6条产线同时生产情况下,平均7分钟可出厂一台5MWh储能柜。记者了解到,该车间关键工艺自动化率达到100%,智能化和标准化水平与车企相当。
走进阳光电源储能车间,在6条产线同时生产情况下,平均7分钟可出厂一台5MWh储能柜。记者了解到,该车间关键工艺自动化率达到100%,智能化和标准化水平与车企相当。
“储能系统不只有电芯,储能也不是简单的大型充电宝。”阳光电源高级副总裁吴家貌指着储能柜介绍说,“储能系统中的电芯是充电宝,相当于储存能量的水缸,但储能系统其实是个电站。除了电芯外,储能系统还包括储能变流器(PCS)、能量管理系统(EMS)、电池管理系统(BMS)等,就像新能源汽车,汽车的价值不单单取决于电池的好坏,而在于整车系统的表现,储能系统亦是如此。”
记者了解到,储能系统涉及电化学、电力电子、电网支撑三大核心领域。电芯管理涉及电化学管理技术,PCS(储能变流器)则应用电力电子技术,构网则属于电网支撑技术,这些技术的集成被业界称为“三电融合”。三电融合旨在确保电化学安全,电力电子高效,电网支撑友好。
近年来,随着新能源接入比例提高,传统电网面临稳定性挑战,构网型储能技术成为发展新趋势。记者了解到,构网型储能指能够构建并维持输出电压和频率,以电压源特性运行,并在电网故障时主动支撑电网的储能系统。由于其电压源的特性,构网型储能系统能够有效改善新型电力系统的短路容量和转动惯量缺失等问题,应用前景广泛。
“若将电网比作大海,风光等能源则是汇入大海的河流,构网技术就是当大海的面积越来越小时,用一套技术控制河流,共同维持海平面高度的相对稳定,犹如人造‘定海神针’。”阳光电源副董事长顾亦磊解释称。构网型储能本质是电压源系统,通过模拟同步发电机特性(VSG技术)来提供惯量响应和频率支撑,为电网电压和频率的调节提供支持,最终应对新能源渗透提升,维持电网稳定。
但构网要考虑发电侧、输电侧、用电侧不同场景下的各项技术性能,涉及众多软/硬件控制策略,拥有构网能力的企业屈指可数。
阳光电源作为光储行业龙头企业,基于20年构网经验,深研全球各类网况,研发了GW级黑启动,可实现上千台设备同步零起升压、自建电网。当前,阳光电源的业务在全球180多个国家及地区落地,储能累计安装量也达全球第一。